首页

sm优美网

时间:2025-05-25 06:26:14 作者:非法收受1753万余元 广西财政厅原副厅长王代玉一审宣判 浏览量:20715

  中新社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朱晓颖)新征集的一批侵华日军罪行铁证,29日入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该纪念馆当日在南京召开的2024年新征文物史料发布会上介绍,本次入藏的文物史料包括:侵华日军第十三师团第二十六旅团步兵第五十八联队士兵西条荣策的战时日记、时任日本警视厅建筑课课长石井桂的调查报告《关于上海、南京的防空设施》及调查原始文件、反映日军“慰安妇”性奴隶制度的照片、1937年侵华日军攻占南京等地的照片等。

11月29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南京召开2024年新征文物史料发布会,一批重要文物史料入藏纪念馆。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摄

  西条荣策的战时日记,开始于1937年9月25日,结束于1938年1月8日。当时,其所在部队一路向南京方向进犯,先后占领江阴、镇江等地,西条荣策于南京沦陷后随部队来到南京。

  “吃完早饭后,在各小队长的指挥下,我们进入南京城参观,四处闲逛之后,在返回的路上我们走错了路,来到了汉中门,沿着八公里左右的城墙一直走,然后回到了宿舍,当时已经过了五点。首先最吃惊的是城外的小河里尸体如山……”西条荣策在日记中写道。

11月29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南京召开2024年新征文物史料发布会,一批重要文物史料入藏纪念馆。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王卫星表示,西条荣策在日记中记录了日军向南京进犯途中的抢劫行为,及其本人于1937年12月31日抵达南京后、亲眼目睹的南京大屠杀后的惨状,文物史料价值很高。

  石井桂的调查报告《关于上海、南京的防空设施》及调查原始文件显示,1937年12月下旬,石井桂受日本军方派遣,前往上海、南京等地调查中国方面的防空设施情况,形成调查资料和详细报告。

11月29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南京召开2024年新征文物史料发布会,一批重要文物史料入藏纪念馆。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摄

  石井桂途中经过常州、江阴、句容等地,一路看到“死尸累累”,“随着往南京去,道路两侧这种尸体的密度变得极高。”

  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孟国祥认为,石井桂中国之行目的是调查和收集中国方面的防空资料,提供情报。这些文件记录了石井桂于1937年底至1938年初在南京等地看到的日军暴行后的惨状,具有很高的史料和文物价值。(完)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李玥瑶夺得杭州亚运会武术散打女子52公斤级金牌

近日,外籍人士Y先生初来深圳,计划兑换人民币去商场消费,恰好看到建设银行深圳金沙支行门口招牌上醒目的外币兑换标志,便走进网点咨询。由于Y先生不会中文,网点即刻安排外语专员第一时间接待,了解到客户想兑换200美元用于购物消费的需求后,外语专员随即带领Y先生到涉外专窗办理外币兑换业务。Y先生对这次服务十分满意,对建行优质的服务表达了肯定和赞扬。

中新教育丨中国人民大学报告:直播间带动30余种新职业

市住建委施工安全处四级调研员岳杰介绍,截至目前,该技术已在西城区广安门外街道三统碑综合大厦、通州区北苑家园房建等项目中率先开展试点应用并逐步推广,目前使用类型已从房建工程拓展到水务工程,使用周期已从土方基建施工拓展到施工全周期。

谢锋大使同美国各界分享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春潮

香港4月25日电 (黄振华 韩星童)“卧游无界:中国工业与当代艺术”展览早前在港开幕,展出逾30余件艺术珍品,包括18世纪的珠宝箱及大茶叶箱、19世纪的描庭院人物扇和图书箱等珍品,以及十多位当代新晋艺术家的作品。

多个用电量数据透视中国经济 持续向好动力足

赖清德声称“希望民主国家支持台参与国际事务”“让台更好地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这是借台湾所谓“国际参与”问题搞政治操弄的惯用伎俩。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中国政府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曾对台湾地区参与世卫大会、国际民航组织大会等作出妥善安排。民进党当局顽固推行“台独”分裂,拒不接受“九二共识”,致使台湾参与世卫大会等国际活动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有关安排难以为继。民进党当局反复操弄卫生防疫、航空安全等问题,根本不是为台湾民众福祉着想,而是企图拓展“国际空间”,谋求“外交”突破,何谈为国际社会作贡献?在今年世卫大会期间,近140个国家公开支持中方立场,涉台提案再次被拒绝。这再次证明,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民进党企图以 “悲情”博“同情”、以“民主”掩护其“台独”分裂行径,只能是一厢情愿,难逃失败下场。

西藏墨脱:改善民生 固边兴边

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曲珍表示,虽然此次展览规模有限,展览形式简单,但颇具政治性、学术性和资料性,体现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也是西藏文物系统科研课题与展览形式相结合的有益尝试与创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